top of page
  • 西方寺

太虚大师: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理想的落实

宽运法师撰文纪念太虚大师: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理想的落实

编者按:2021年3月17日,是一代高僧太虚大师(公元1889-1947)圆寂74周年纪念日,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,香港西方寺、东林念佛堂方丈宽运法师特撰此文《从“人生佛教”到“人间佛教”理想的落实》,纪念太虚大师。全文如下:

太虚大师(图片来源:凤凰网佛教) 众所周知,太虚大师是“人生佛教”理念的提倡者,中国佛教现代化的奠基人。太虚大师生活在前后两次世界大战时期,亲眼目睹、亲身经历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,使得国家沦陷、百姓流离失所,人们向往和平的呼声越来越高,佛教作为和平的宗教理应为人类的和平做出贡献。 太虚大师在此历史变革时期,高瞻远瞩大胆设想,充分利用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提出“人生佛教”思想,以拯救国难,建立世界和平、百姓安居乐业的祥和社会理念。 在太虚大师看来,世界五大宗教中,唯有佛教思想真正倡导和平、慈悲的精神,因此,认为佛教应当积极推行“人生佛教”。太虚大师的“人生佛教”思想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佛教“入世”的精神,使得佛教思想更加“人生”化。因此,太虚大师大胆地提出“人成即佛成”的“人生佛教”理念。这种“人生佛教”思想后来发展为“人间佛教”思想。因此,太虚大师是“人间佛教”思想的最初倡导者和实践者。

香港荃湾芙蓉山东林念佛堂毗邻“太虚大师舍利塔”(图片来源:凤凰网佛教 摄影:香港西方寺) 一、“人生佛教”与“人间佛教”的思想内涵 古往今来,佛法重在人间。从佛教发展史及传播情况来看,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中国,无论是小乘还是大乘,其各个宗派、历代祖师,所讲的教理及阐发的妙义中,最基本的都是“从人自身做起”;尽管大、小乘经典,妙义各有不同,各个宗派的思想亦各有侧重,但在“做人”这一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。做人是基础,修行离不开人乘。 佛教在唐朝时候形成的八大宗派,就是各祖师依据佛典义理而创立的,从不同角度各有发挥,成为中国特色的佛教,特别与传统的儒家相结合。儒家就是讲“如何做人”:孝养父母、恭敬师长、尊老爱幼、怜贫济苦,以实现淑世利民、净化国土的目的。 发展至近代20世纪初,太虚大师提出“人生佛教”的理念,他认为:“佛教的本质,是平实切近而适合现实人生的,不可以中国流传的习俗习惯来误会佛教是玄虚而渺茫的;于人类现实生活中了解实践,合理化,道德化,就是佛教。”可以说,这是他人生佛教思想的总概括。他在《人生佛教之目的》中分四层来阐明佛教的目的与效果,即:一、人生改善,二、后世增胜,三、生死解脱,四、法界圆明。 此即说明了“人生佛教”的价值观所在,太虚大师认为人们通过修行五戒、十善来改善自己的人生观和日常生活,如果通过佛教思想理念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生观,这就是“人生改善”;人生改善成功后,进一步就是对后世的增胜,换句话说,唯有改善了现世的人生,才能令未来“后世增胜”,因为现世与后世是因果关系,改善了现世的因才能有后世增胜的果;而人们修学佛法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“生死”问题,如果不能彻底解决生死问题,仍然要轮回于三界,所以“人生佛教”仍然包含有“生死解脱”的含义在内,生死解脱也是“人生佛教”的关键;虽然了脱生死,如果不能成就佛道,仍然不是最究竟的,唯有体悟到诸法自性本空,才能认识到诸法实相,成就“法界圆明”。 所以,四个层次中,最重要的是第一步“人生改善”,只有做好了第一步,才能逐步提升,最终达至究竟的“法界圆明”。所以他说:“这四种,大概言之,通常五乘中之人乘,即此中第一人生改善;天乘即通第二后世增胜;至于二乘,则综合前二加上生死解脱之第三种;大乘又可综合前三而加上第四法界圆明。不过中国向来所重,大概为偏重于此中第二及第三,即浅近的求后世胜进,高尚的求生死解脱。”(《人生佛教开题》) 太虚大师有一本书名为《人乘正法论》,系统地讲述“人乘”的殊胜。另外还专门把《十善业道经》提出来,说《十善业道经》就是人生佛教的纲领。《十善业道经》就是讲做人,讲五戒十善、明因识果,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发菩萨心、修菩萨行、趣入佛果,故《十善业道经》是一部奉行人生佛教的宝典。 由此可见,太虚大师“人生佛教”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对“人生”的关注上,超越了传统佛教思想只重视“出世”的思想,而更加重视佛教“入世”的精神。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振兴佛教、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,为中国佛教的发展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他曾有一首著名的偈颂说:“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;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现实。”在这首偈颂中,非常明确地表达出他对“人格”以及人生价值的重视,把做人的标准确提升到成佛的标准上。因此,太虚大师“人生佛教”的内涵总括地说就是——“人成即佛成”。 其后,经过了将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,由太虚大师首倡的“人生佛教”,已逐渐演化为“人间佛教”,然其二者有同有异:同者,重视修行以人道为关键;不同者,“人生佛教”注重个体与解脱;“人间佛教”注重的是整体与和合、幸福。“人间佛教”思想不仅是理论上的倡导,而是佛教思想入世化、生活化的进一步落实。

香港荃湾芙蓉山东林念佛堂毗邻“太虚大师舍利塔”(图片来源:凤凰网佛教 摄影:香港西方寺) 二、在生活中如何实现“人间佛教”——“喜悦人生、自在生命”? 对一般人而言,人在世间所追求的无非是幸福美满的人生,那么,如何才是美满幸福的人生?太虚大师曾对佛教的人生观作了精辟的解释,在其《人生的佛教》中说:狭义说,是人类整个的生活;广义说,“人”是人类,“生”是九法界的众生。人类是九法界一切众生的中枢,一念向下便为四恶趣等,一念向上便为天及三乘等,故人类可为九法界众生的总代表,也就是九法界众生的转折点。 在这里太虚大师明确说明了“人”是人类,“生”是众生,认为人类是一切法界众生的总代表。当我们的一念向恶时,便为四恶趣的众生;如果一念向善时,便为天及三乘的圣道。对一个修学佛法的人而言,人道最难得,所以经中说“人身难得”、“佛法难闻”;正如印光大师所言:“每忆经云,人身难得,中国难生,佛法难遇,信心难生。四者幸备,尤当努力。”说明了人身难得与人间之可贵,与关注“人生”对修学佛法的重要意义,而这也是太虚大师倡导“人生佛教”的意义所在。因此,我们今日既得人身,又能喜闻佛法,当生感恩之心,难得之想,立足于当下,把握今生,努力精进,开启智慧,净除烦恼,从而获得“喜悦人生,自在生命”,终证无上菩提。

太虚殿(图片来源:凤凰网佛教 摄影:香港西方寺) 太虚大师通过对佛法的精研,深刻的认识到佛陀出世说法的本意所在,为度一切众生出离生死。而九法界众生,下四趣业力深重不能修行,上四趣福报太大不知修道,唯有“人趣”处中,知苦知乐有进趣之心上升可达佛果。世间虽是苦乐参半,但毕竟仍是苦多乐少;有所谓三苦、八苦,乃至是无量诸苦。因此,唯有对人生之苦有深刻之体会,才能生起真正的出离心。 所以太虚大师劝诫人们:“如果发心学佛,先须立志做人,三皈四维淑世,八德十善严身。”三皈,就是要皈依三宝;四维,就是要懂得礼、义、廉、耻;八德,就是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;十善,就是身三:不杀、不盗、不邪淫,口四:不妄语、不绮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,意三: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这个做人的标准,无形中把佛教的道德与儒家的道德融合在一起了。这是建立道德人格的基本要求。 荃湾芙蓉山东林念佛堂毗邻“太虚大师舍利塔”(图片来源:凤凰网佛教 摄影:香港西方寺) 因此人生的幸福与否,不在于贫富贵贱,而是在于能否体认生命的价值与意义;所以贫穷不一定是痛苦,而富裕亦未必一定幸福。然而幸福美满的人生,却是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的共同愿望与追求,那么,佛教作为化世导俗的宗教,除了有“共世间”的功能与作用,就更须有其“不共世间”的内涵与特质,也就是说: 1、人间佛教既要提倡佛教的入世性,同时也必须倡导其出世性,也就是神圣性与超越性;佛教要转化世间,而不要被世间所转。因为众生摆脱不了“趋利避害”的习性,因此佛教提倡的是一种超越性的生命形态,教导众生超越狭隘的、个人的、小集团的利益,以“忘我”的精神以“大利”全民族、“大利”一切众生为目的——唯有获得真正的大利,才能成就“喜悦人生,自在生命”的基础。 2、出世性即神圣性、超越性的获得,需要长期的外在磨练与内在提升,不可能一跃而蹴,但可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:比如说,一般人“贪”,我“不贪”;一般人“吝啬”,我“不吝啬”;一般人“趋小利”,我“不趋小利”;一般人“怀疑别人”,我“不怀疑别人”等等;只有逐渐养成超越的精神,才能感染别人、教化别人;从客观上讲,自己才能正确地、好好的做人、做事,才能成就更高尚的道德与人格——心灵提升,人际和谐,才会有“喜悦人生,自在生命”的结果。 3、“欲”是生命的源动力,但过多的欲望,就会变成“贪欲”,就会对生命造成损害;可是,一般人往往在损害发生后才明白;因此如何控制“贪欲”,就需要智慧,这也是自我磨练的结果。经云:“道当少欲,多欲非道。道当知足,无厌非道。道当闲静,乐众非道。道当自守,戏笑非道。道当精进,懈怠非道。道当专念,多忘非道。道当定意,乱意非道。道当智慧,愚痴非道。”(《长阿含经》“八生法”)唯有将“欲”控制于可控的范围之内,才能获得“喜悦人生,自在生命”。 4、超越性的培养,还要从守戒律做起;民国初年的弘一大师提出“不二过”、“律自己”,终身严持戒律;守戒律看似在“束缚”自己,而事实上却能保护我们的法身、慧命,我们会从中获得安乐、大乐;这种持戒的德行,无形中就会影响到身边的其他人,从而摄服他们、感化他们;与此同时,我们不能过于随顺世俗,要能坚忍,要忍耐源于自己阿赖耶识中的种种欲求,要有“大丈夫”的胸襟、气度,要有大丈夫的所想、所为,如此,我们的道德、人格才能挺立,如此佛教才会有希望、才会有光辉的前景——严持戒律,人格高尚,才能获得“喜悦人生,自在生命”。 5、普贤菩萨“十大愿王”之“恒顺众生”,就是一种方便智慧,其前提是“利益众生”、“化导众生”;要成就真正利他的菩萨行,就先要使众生有“被恒顺”的适意与愉悦,但这只是方便,待时机成熟,就要引导众生袪恶修善,往上提升,不能只停留在原地——人心向善,社会和谐,才能获得“喜悦人生,自在生命”。 6、一般人内心富足,先从身体富足开始;“身体富足”会有快感、舒适感,但并不持久;精神富足才会有更大的幸福感,而信仰坚定的精神富足,幸福感就会更强——内心富足、信仰坚定,才能获得“喜悦人生,自在生命”。 由此可见,生命最大的喜悦就是人生得以改善──“后世增胜”固然是人生改善;“了生脱死”更是人生改善;“法界圆明”就是人生最大的改善。谚语说,人生最大的喜悦,并不因为我们得到的多,而是因为我们计较的少;我们追求的不是物质的享受,而是精神的充实与富足;我们不要向外追逐,而是要往内观照;我们要懂得谦虚、惭愧,更要懂得感恩、惜福,如此的话,生命自然会更自在,人生自然会更喜悦。

荃湾芙蓉山东林念佛堂毗邻“太虚大师舍利塔”(图片来源:凤凰网佛教 摄影:香港西方寺) 结语 人间佛教”思想,可以说,是今天中国佛教发展的指导方针,也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必然阶段;中国是大乘佛教的发祥地,而“人间佛教”是大乘佛教精神的具体体现,也是菩萨慈悲精神在“人间”的实践和落实。正如六祖惠能大师所说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;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”经过了佛教历代大德高僧的不懈努力,才使今天“人间佛教”的思想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指引,由此发扬了佛教积极进取的精神,使佛教与社会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领域很好地接轨,并且与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相互沟通,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做出了贡献。 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,各大宗教尤其是佛教,可以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;佛教以“人间佛教”的入世精神而为社会、为众生服务,其未来发展的方向,必然是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人生问题,令众生从烦恼中解脱并获得喜悦、自在为前提,也就是以“喜悦人生,自在生命”为目的──从喜悦中自在,从自在中喜悦;唯有喜悦才能获得自在的人生;人生要能获得自在,才能体会真正的喜悦。诚如太虚大师所言:佛教必须是契理、契机的,故须适时地因应时代社会所需,而赋予自身新的内涵与意义,如此才能与时代、社会同步迈进,继续向前。
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