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j41.jpg
Z01.jpg
j01.jpg
j04.jpg
j25.jpg
10 - 複製.JPG
圖片123.jpg
19s.jpg
05.jpg
Z03.jpg
zs06.jpg
j29.jpg
觀音山文化區
觀音山文化區

香港菩提學會主辦

西方寺沿大帽山山麓延綿而建,居高臨遠,地處靈秀,樸拙風格中方見幽雅,氣象恬淡間透顯寧靜。

 

寺內終年嵐煙圍繞,花草繁茂;更有小橋流水,曲徑通幽;耳聽門前三疊潭流水日夜琤琮不絕之声,目見池泛白蓮,輕嗅蘭桂飄香;此等自然之景予人洗塵滌慮之感。拾級仰望寶塔巍峨,壯觀宏偉;聽得梵唄清輝,鳥鳴唱和,便可於天籟山音之中,悟得禪機。

 

沿寺依山修建而成的觀音山文化博覽區,乃老和尚永惺上人之巧妙構思,為全寺重建工程整體配套之藝術性設記。目的是將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以鐫刻、彩塑、壁畫等等形式作弘布宣示,並將之嵌進山水之間,以期達到集宗教文化、休閑旅遊、景觀藝術為一體的參佛遊覽勝地的效果。

 

觀音山文化博覽區於二零零四年初完竣,沿寺牆山坡修建而成。坡面寬廣,懸崖陡峭;疊石流泉,空中丘壑;四面雲山,一亭煙雨;每一處匠心獨運之園林構築,都將佛國淨土意象以及觀音菩薩勝蹟,巧妙地結合並將之具象化。

全區集中在寺院大雄寶殿左側、僧寮樓後面寺牆以下之山坡上,綿延近二、三十丈。主要分成五部份,包括:

《妙法蓮華經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經刻;

三十二觀音應化示現浮雕;

三十三觀音菩薩通俗立像;

觀音菩薩四十手印石刻;

極樂世界之嚴靜景觀壁畫等。

 

佈局設記與塑像風格以佛學經典為依據,造型生動,姿態傳神,每部份內容均蘊涵豐富之教理與佛學意涵;自然中乍見天真,靈巧中活現藝術;寓有限於無限,以有形見無形;盆地拳石間,有萬里山川之勢;片雲溪月外,見千古聖賢之心;清逸出塵,靈秀脫俗,堪稱寺院建築與佛學宗教精神融合之體現;意義非凡,造福香江。

bottom of page